-
在IC電源管理這個新領域,有哪些物聯網最佳應用?
本文探討物聯網(IoT)電池技術。將描述設計人員面臨的一些電源問題,以及ADI公司提供的解決方案。這些解決方案非常高效,可以幫助克服物聯網設備中的其他問題,包括尺寸、重量和溫度。
2022-06-28
IC 電源管理 物聯網
-
英飛凌140W(28V/5A) USB-PD3.1 高功率密度方案
隨著市場對筆記本電腦快充需求的增加,英飛凌針對28V輸出, 推出USB PD3.1高功率密度方案,突破了長期以來的100W功率限制,最高功率可達到140W,進一步提高筆記本的充電效率,可以滿足更大功率的設備供電。
2022-06-27
英飛凌 USB-PD 方案
-
TP8312滿足0.9V低電壓工作的一節兩節干電池升壓IC解決方案
干電池是一種利用糊狀電解質產生直流電的化學電池(濕電池是一種利用液體電解質的化學電池),屬于一次電池,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廣泛,便于攜帶。隨著便攜式AV設備及IT設備的普及,干電池已成為一種應用非常廣泛的可移動能源。正常一節干電池的電壓最高1.6V左右,放電到最低0.9V終止放電;兩節干電池串聯...
2022-06-22
TP8312 同步升壓IC 解決方案
-
IPOSIM的今昔——從器件級的計算到基于系統的仿真
選擇合適的功率半導體器件是功率電路設計的核心,需要通過計算獲得器件的損耗、系統溫度,有時還需要估算器件的壽命。這是個系統工程,一般需要專業團隊和多種仿真軟件實現。這對于大多數的設計團隊的項目很難實現,為此英飛凌25年前就提供的基于器件的損耗和溫度計算工具IPOSIM,這一平臺發展到今...
2022-06-22
IPOSIM 英飛凌 電路設計
-
IPD芯片出貨量超10億顆,芯和半導體亮相IMS2022
國內EDA、IPD行業的領軍企業芯和半導體于正在美國丹佛舉行的2022年IMS展會上宣布,其IPD芯片累計出貨量已首超10億顆。
2022-06-21
IPD芯片 出貨量 芯和半導體
-
Arm SystemReady創下新里程 為數據中心夯實創新根基
Arm? 近日發布自 Arm SystemReadyTM 推出 18 個月以來,獲得產業廣泛合作伙伴的支持,并已頒布超過 50 張認證,其中Microsoft? Azure? 基于Arm架構的 Ampere? Altra? 處理器的服務器獲得 SystemReady SR 認證,成為首個獲得認證的云服務提供商服務器,其搭載Arm架構的Ampere Altra 處理器的Azure虛...
2022-06-21
Arm SystemReady 數據中心
-
MEMS壓力傳感器解決人機界面新痛點
2021 年 5 月,Qorvo 宣布了收購 NextInput 公司,作為其傳感器融合產品線的首次收購,Qorvo 對于 NextInput 在改善人機交互(HMI)市場的創新給予了厚望。同時,也意味著 Qorvo 除了在 RF MEMS 之外,也擁有了 MEMS 壓力傳感器的技術積累。
2022-06-21
MEMS 壓力傳感器 人機界面
-
具備出色穩定性的CoolSiC MOSFET M1H
過去幾年,實際應用條件下的閾值電壓漂移(VGS(th))一直是SiC的關注重點。英飛凌率先發現了動態工作引起的長期應力下VGS(th)的漂移現象,并提出了工作柵極電壓區域的建議,旨在最大限度地減少使用壽命內的漂移。[1]。
2022-06-21
穩定性 CoolSiC MOSFET
-
安森美向前推進可持續發展
2022年6月17日—領先于智能電源和智能感知技術的安森美(onsemi,美國納斯達克股票代號:ON),發布其年度可持續發展報告,前稱企業社會責任(CSR)報告。為了持續努力保持我們對投資者、客戶、利益相關者和員工的透明度,該報告根據全球報告倡議組織(GRI)、氣候相關的財務披露工作組(TCFD)和可持...
2022-06-20
安森美 可持續發展
- 芯片級安全守護!800V電池管理中樞如何突破高壓快充瓶頸
- 功率電感器核心技術解析:原理、選型策略與全球品牌競爭力圖譜
- 鉭電容技術全景解析:從納米級介質到AI服務器供電革命
- 西南科技盛宴啟幕!第十三屆西部電博會7月9日蓉城集結
- KEMET T495/T520 vs AVX TAJ鉭電容深度對比:如何選擇更適合你的設計?
- 功率電感四重奏:從筆記本到光伏,解析能效升級的隱形推手
- 聚合物電容全景解析:從納米結構到千億市場的國產突圍戰
- 村田開始量產村田首款0402英寸47μF多層陶瓷電容器
- 灣芯展2025預登記啟動!10月深圳共襄半導體盛宴
- 智能家居開發指南上線!貿澤電子發布全棧式設計資源中心
- 300mm晶圓量產光學超表面!ST與Metalenz深化納米光學革命
- 可變/微調電容終極指南:從MEMS原理到國產替代選型策略
- 車規與基于V2X的車輛協同主動避撞技術展望
- 數字隔離助力新能源汽車安全隔離的新挑戰
- 汽車模塊拋負載的解決方案
- 車用連接器的安全創新應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