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UASARBRITE:律美推出RGB色彩模式LED適用于高強度光亮需求的場合
律美公司宣布在全球發布該公司的通孔QuasarBrite 4引腳RGB色彩模式LED.由于具有市場領先的120度視角, QuasarBrite 4引腳RGB色彩模式LED非常適合那些在有限的空間需要有高強度光亮的場合. 另外4引腳RGB色彩模式LED QuasarBrite具有創新性的引腳框架設計特色從而提供卓越的散熱性,同時也為節約成本和...
2010-09-29
QUASARBRITE 4引腳 RGB色彩模式 高強度光亮需求
-
全球LED投資動能將持續至2011年
半導體產業走出衰退期之后,2010年注定是產業創紀錄的一年。近期市場紛紛預測今年銷售收入將增長30%,銷售額和出貨量均將創下歷史新高。此外,SEMI World Fab Forecast預計今年半導體晶圓廠支出將增長117%,超過2008年的水平。這些都是令人興奮的消息,然而還有一個比半導體整體市場更引人注目的亮...
2010-09-29
LED 半導體 光電顯示
-
各國政策扶持熱 LED產業有望高速增長
近幾年,LED面臨爆發性增長,主要是源于各國政策的支持,以及下游電視背光源需求的急速增長、未來成本下降所帶來的大規模通用照明替代等。可以說,未來5年,將是LED產業的黃金增長期。
2010-09-28
LED 政策扶持 市場 增長
-
皮膚不必接觸即可輸入 投影型觸摸面板亮相
日立顯示器公司(Hitachi Displays)開發出了可檢測到樹脂和布等絕緣物體的輸入的投影型觸摸面板(圖1)。這樣,即使是投影型觸摸面板也能夠實現戴著手套操作、或用指甲選擇按鈕、或用樹脂筆寫字等多種輸入方法。也就是說已經克服了投影型相對于電阻膜方式而言的缺點。用絕緣物體和手指操作的多點觸...
2010-09-28
投影型 觸摸面板 日立
-
2010年上半年液晶市場增速放慢 全年增勢不改
2009年中國彩電市場得益于液晶電視的快速成長,無論市場表現還是彩電企業業績都全面飄紅。進入2010年后,彩電行業,尤其是液晶電視市場增長卻低于行業的預期。
2010-09-28
液晶 電視 彩電
-
用于LED照明的超高效電源、保護方案及智能控制
不同LED串的亮度需要保持一致,如果某個LED發生開路故障,可能造成整串LED關閉的后果,需要為LED串提供保護的方案。要構建聯網的智能化LED街燈控制系統,也需要采用適合的通信及線路驅動方案。此外,本文還介紹了如何利用NCL30001來改造傳統的兩段式轉換架構,以及效率超過90%的LED街燈電源方案。
2010-09-27
LED 照明 高效能源 保護方案 智能控制
-
上游電子元件缺料 下游LED照明產業現危局
從7月份開始,全球LED產業因上游電子元件嚴重缺料,產能難以接續,導致許多國際大廠交貨期紛紛拖延,竟由原先的5周狂延至20周以上。這讓處于末端、剛剛有所發展的LED照明產業倍感壓力。
2010-09-27
LED 照明 缺料 挑戰
-
旺季LED液晶當降價先鋒 3D電視價高難普及
為爭奪市場,十一黃金周期間,國產彩電廠商大幅降低LED彩電售價。LED降價拉銷量,3D電視推出賺眼球。帕勒咨詢公司資深董事羅清啟認為,國內彩電廠家是想選擇合適的市場消費時機,來打響一場具有爭奪市場份額和“引爆3D電視市場臨界點”的戰役。
2010-09-27
LED液晶 3D電視 CCFL液晶
-
LED與OLED成未來照明產業發展主力軍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SBI(SpecialistsinBusinessInformation)預估,全球led與OLED現今市場規模已經超過50億美元,而美國就占據了10億美元市場值。這比起2007年足足成長50%以上。SBI進一步預估,2013年全球LED與OLED市場規模將可達140億美元,而美國可達30億美元之市場規模。
2010-09-26
LED OLED 照明 主力軍
- 灣芯展2025預登記啟動!10月深圳共襄半導體盛宴
- 滌綸電容技術全解析:從聚酯薄膜特性到高保真應用設計指南
- 安規電容技術全景圖:從安全設計到國產替代突圍
- EMVCo C8預認證!意法半導體STPay-Topaz-2重塑支付芯片安全邊界
- 力芯微ET6416 vs TI TPS25946:系統級芯片設計的兩種路徑
- 從方波到矢量控制:BLDC電機驅動器的國產化進階之路
- 集成化與智能化:國產有刷電機驅動芯片的技術躍遷與應用突圍
- 360采購幫發布“五大權益體系”,助力商家生意長效增長
- 工程師親述:國產BLDC驅動器替代的“踩坑”實錄與破局指南
- 羅姆與獵芯網達成戰略合作,中文技術論壇同步上線
- 貿澤電子2025二季度新品潮:15,000+物料助力設計升級
- 全數會2025工業制造論壇:重磅嘉賓齊聚深圳共話工業制造數字化轉型新篇章
- 車規與基于V2X的車輛協同主動避撞技術展望
- 數字隔離助力新能源汽車安全隔離的新挑戰
- 汽車模塊拋負載的解決方案
- 車用連接器的安全創新應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