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具有高效率和低 EMI并可調節高功率電壓和電流的降壓-升壓型控制器
同步降壓-升壓型控制器具有通用性和高效率。它們可作為升壓和降壓控制器利用單個電感器產生高功率,從而保持簡單的電源設計。正常情況下,高功率應用中的降壓-升壓型控制器在一個標準或低開關頻率下運作,這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效率并可避免與貫通和開關消隱時間相關的復雜性,而此類現象會發生在高頻...
2021-06-18
EMI 降壓-升壓型控制器
-
采用高能效方案邁向輕度混合動力電動汽車
隨著汽車行業全電動化的持續發展,基于48V系統的輕度混合動力電動汽車 (MHEV) 架構的潛力正在汽車行業中得到充分的體現。在未來的五年里,汽車行業預計在我們的道路上行駛的MHEV數量將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長,許多領先的汽車制造商要么已經在銷售MHEV,要么計劃在不久的將來推出MHEV。預計到2025年以...
2021-06-18
混合動力電動汽車
-
確保PoC(同軸電纜供電)通信質量的PoC濾波電感
為實現安全輔助行駛、降低環境負荷,提高舒適性,汽車正在不斷進化發展,汽車對車載接口的高速化需求正在增加。 針對雙向通信,已引進汽車以太網,對于單向通信,已引進LVDS。在LVDS傳輸中,為了減輕線束的重量,正在逐步使用以一根同軸電纜實現信號傳輸和電源供給的PoC(同軸電纜供電)技術。本文...
2021-06-16
PoC PoC濾波電感
-
瑞薩電子擴展其32位MCU產品家族對Microsoft Azure RTOS的支持
瑞薩電子集團宣布,使用所有瑞薩電子主流32位MCU進行產品設計的客戶現在可以使用Microsoft Azure Real-Time Operating System (RTOS)嵌入式開發套件,包括其強大的Azure IoT中間件。最近發布的用于瑞薩電子RA MCU的靈活軟件包(FSP)3.0版和用于Synergy MCU的Synergy Software Package(SSP)2.0版集成...
2021-06-15
瑞薩電子 MCU Microsoft Azure RTOS
-
通過LDO、電壓監控器和FET延長電池壽命
延長電池壽命是各種應用中常見的設計要求。無論是玩具還是水表,設計師都有各式技術來提高電池壽命。在這篇博文中,我將闡述一種可策略性地繞過低掉電線性穩壓器(LDO)的技術。
2021-06-09
LDO 電壓監控器 FET
-
通用運放與精密運放應該如何選擇?
我們常用的是通用運算放大器如LM321用于電流檢測應用。這是數十年來一直在使用的傳統運算放大器之一。這些傳統運算放大器成本低,用于無數應用。然而,有時同樣的客戶又向我們反饋,說這些運算放大器在其電流檢測電路中出現故障。當我們查看退回的運算放大器單元時,它們按預期工作。那么問題出在哪...
2021-06-08
通用運放 精密運放
-
具有負反饋引腳和用于負輸出電源的高性能、單端控制器IC
安森美半導體,發布一對1200 V完整的碳化硅 (SiC) MOSFET 2-PACK模塊,進一步增強其用于充滿挑戰的電動車 (EV) 市場的產品系列。
2021-06-08
負反饋引腳 負輸出電源 控制器IC
-
小封裝、微功耗小微電池保護器SGM41100A
2016年秋季,Apple公司發布iPhone 7,宣布取消3.5mm耳機接口,并同步推出無線耳機AirPods。此舉措引爆了無線藍牙耳機和真無線藍牙耳機(TWS)市場。要為小巧的TWS耳機實現更長的待機和通話時間,需要降低功耗和增加電池容量(尺寸)。圣邦微電子SGM41100A系列小封裝、微功耗小微電池保護器應運而生。
2021-06-07
電池保護器 SGM41100A
-
如何通過增益帶寬積選擇運放?
對于運放來說,它會有幾個關鍵參數會影響運放的性能:開環增益、共模抑制比、輸入失調電壓、輸入失調電流、輸入偏置電流、差模輸入電壓、3dB帶寬、壓擺率、單位增益帶寬或者增益帶寬積等。
2021-06-07
增益帶寬積 運放
- 芯片級安全守護!800V電池管理中樞如何突破高壓快充瓶頸
- 功率電感器核心技術解析:原理、選型策略與全球品牌競爭力圖譜
- 鉭電容技術全景解析:從納米級介質到AI服務器供電革命
- 西南科技盛宴啟幕!第十三屆西部電博會7月9日蓉城集結
- KEMET T495/T520 vs AVX TAJ鉭電容深度對比:如何選擇更適合你的設計?
- 功率電感四重奏:從筆記本到光伏,解析能效升級的隱形推手
- 聚合物電容全景解析:從納米結構到千億市場的國產突圍戰
- 村田開始量產村田首款0402英寸47μF多層陶瓷電容器
- 灣芯展2025預登記啟動!10月深圳共襄半導體盛宴
- 智能家居開發指南上線!貿澤電子發布全棧式設計資源中心
- 300mm晶圓量產光學超表面!ST與Metalenz深化納米光學革命
- 可變/微調電容終極指南:從MEMS原理到國產替代選型策略
- 車規與基于V2X的車輛協同主動避撞技術展望
- 數字隔離助力新能源汽車安全隔離的新挑戰
- 汽車模塊拋負載的解決方案
- 車用連接器的安全創新應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