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自動駕駛三大核心傳感器技術
目前,汽車中應用的雷達模組是相對比較笨拙的系統,包含了多個基于不同工藝的芯片。因此,為了追求更小的尺寸和更低的成本,Infineon(英飛凌)、NXP(恩智浦)、Renesas(瑞薩)以及TI(德州儀器)正在開發在同一個器件上整合多個元件的集成雷達芯片組。
2017-10-30
傳感/MEMS 產業前沿 汽車電子 自動駕駛
-
如何開發微型太陽能無線傳感器節點
無線傳感器節點通過縮減傳感器尺寸、簡化維護問題和延長電池續航時間來降低實施成本。 本文圖文詳解了設計無電池設備的最好方法是通過用于通信和能量采集的低功耗藍牙(BLE)等技術來降低無線傳感器系統的平均功耗。
2017-10-26
藍牙低功耗 技術實例 無線傳感器 太陽能
-
磁通門電流傳感器工作原理圖文詳解
磁通門電流傳感器是一種是以磁通門技術為基本原理,加上閉環控制在電子電路中的應用,磁通門傳感器具有分辨力高、測量弱磁場范圍寬、可靠、能夠直接測量磁場的分量和適于在速運動系統中使用等特點。
2017-10-25
磁通門 電流傳感器 分辨力高 傳感器
-
2017年最新傳感器技術重點都在這里
在日前于加州舉行的年度傳感器博覽會(Sensors Expo)上,各種創新技術與應用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持續在傳感器以及為其實現互連的網絡中尋找真正的市場。在超過220多家的參展商中,我們有幸訪問到新創公司OmniPresense首席執行官Rob Frizzell。OmniPresense可說是短距離雷達市場的先驅,Rob Frizzell則...
2017-10-24
2017 傳感器技術 便攜式雷達 智能手機
-
智能傳感器深度報告:未來機器感官的百億美元市場
傳感器作為信息時代的感知層,是海量數據的接收和傳遞信息的入口,是萬物互聯的重要基礎。有分析認為,未來幾年傳感器,特別是MEMS(微電子機械系統)產品,將是半導體市場上最有前景的技術。到2019年,國內智能傳感器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137億美元,本土化率將從2015年的13%提升到27%。
2017-10-19
智能傳感器 深度報告 市場
-
Maxim串行器和解串器技術滿足未來ADAS和信息娛樂系統要求
您是否注意到,我們的道路正在變得越來越擁擠,特別是在大都市?您或許在上班途中參加電話會議,但駕駛操作必然影響您的工作效率。當無人駕駛汽車上路后,則會完全改變現狀——想象一下,汽車在車水馬龍中自如穿梭,您可以自如查看電子郵件、寫報告、研究和其他項目相關的工作。
2017-10-18
無人駕駛汽車 ADAS 實時決策 串行器
-
激光雷達中激光應用實探:參數決定激光光源的選擇
LiDAR系統使用脈沖激光照射目標區域,并測量反射信號返回接收器所需的時間。LiDAR系統一般包括:激光源或其它發射器、靈敏的光電探測器或其它接收器、同步和數據處理電子系統、運動控制設備或微機電系統(MEMS)掃描鏡(二選一),均是基于精確的激光掃描組件并可用于創建3D地圖或收集近距離數據。
2017-10-17
技術實例 汽車電子 自動駕駛
-
LiDAR技術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LiDAR(激光雷達解決方案)技術采用了先進的計算機視覺和雷達傳感器技術,是自動駕駛汽車在行駛過程中避免碰撞和安全行駛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越來越多的汽車制造商和半導體廠商涉足智能駕駛和自動駕駛這一領域,隨之而來的是,越來越多的資本開始關注LiDAR技術。
2017-10-16
LiDAR技術 發展趨勢 智能駕駛 自動駕駛
-
只需加19個超敏電極,就能讓機器人擁有觸覺
這種機器手指并不像人類一樣依賴神經感知周圍的世界。研發人員在手指頂部嵌入了 19 個超敏電極,并在外層覆上了硅質表皮。其中的空間則由鹽水進行填充。當你用手指按壓東西時,電極可通過鹽水測量阻力的變化。機器人能夠感知物體壓力的強度,并對物體材料的彈性進行量化。
2017-10-16
傳感/MEMS 產業前沿 無人機/機器人
- 聚合物電容全景解析:從納米結構到千億市場的國產突圍戰
- 超300cd亮度+毫米級光域!艾邁斯歐司朗SYNIOS P2720重構車燈微光學架構
- 從存儲轉發到AI自治:以太網交換機的四階技術躍遷
- 驅動器技術全景圖:從原理到國產替代的破局之路
- 奇瑞羅姆技術共創日,共繪汽車電子未來藍圖
- 隔離式柵極驅動器核心技術全景:安全、能效與國產破局路徑
- 三新驅動西部崛起:第十三屆西部電子信息博覽會成都盛大啟幕
- EMVCo C8預認證!意法半導體STPay-Topaz-2重塑支付芯片安全邊界
- 村田開始量產村田首款0402英寸47μF多層陶瓷電容器
- 安規電容技術全景圖:從安全設計到國產替代突圍
- 滌綸電容技術全解析:從聚酯薄膜特性到高保真應用設計指南
- 灣芯展2025預登記啟動!10月深圳共襄半導體盛宴
- 車規與基于V2X的車輛協同主動避撞技術展望
- 數字隔離助力新能源汽車安全隔離的新挑戰
- 汽車模塊拋負載的解決方案
- 車用連接器的安全創新應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